关闭
康至恭

康至恭

康至恭

(1920-1995)俗名召成,佳县佳芦镇狮子崖村(原属神泉乡)人,佳县白云山白云观道士,全真道龙门派第二十一代传人。著名笙演奏家。1927年出家,拜全真道龙门派第二十代传人张明魁为师。1995年10月14日因病医治无效于任家畔家中羽化,享年76岁。康至恭生前曾任陕西省道教协会理事、榆林地区道教协会副会长、佳县白云山道教管理小组副组长、道观副监院。他衷心拥护党的宗教政策,广泛联系信教群众,爱国爱教,毕生献身于道教事业。他严格遵守道法道规,刻苦钻研道教业务,坚持每天两次上庙念经。他精通道教音乐、舞蹈、焰火、剪纸,尤擅吹笙。他常与马至法、张圆桐一起练习吹笙。初学吹笙要反复练习各笙管发音,道教称之为“倒三排”,十分枯燥。可他一连几个月坚持练习,直至能准确熟练地吹奏笙管各音。当时白云山有两位最有名的吹笙大师,一位是其师伯曹明星,另一位是马明玉。曹明星善走大字吹中音,马明玉善挑小字走高音。他学会了两种不同风格的演奏技巧,但他更多的是走曹明星发音浑厚古朴的路子。他与张至棋合作吹笙,一走高音,一走低音,十分和谐。1955年,白云山道教笙管乐队赴西安参加陕西省第二届民间艺术会演,演奏了《笙管曲牌联奏》,荣获一等奖,他是吹笙者之一。1979年,他参加了榆林地区民间艺术调演。1989年,赴北京白云观受全真道初真戒1993年被中国道教协会评为爱国爱教先进工作者,被白云山管理局评为先进工作者。他积极热情地参与白云山道教音乐整理工作,仅他一人就诵唱了60余首经韵曲调,吹奏了十几首笙管曲牌,供录音记谱。他还与张明贵道长等人一起捐款印制《太上感应篇》、《玄帝垂训》等经书,供本山道众诵读,为抢救道教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善良慈祥,同情心极强,处处为他人着想。他拥护改革开放政策,关心佳县经济建设,关心白云山的文物保护和景区开发。他积德行善,无私奉献,为修建佳临黄河大桥捐款1000元,为修建元辰殿捐款3000元,并买砖铺设了东岳大殿、碧霞宫、关帝庙庙院。临终前,张明贵道长去看望他,他睁开双眼说:“我走后,你把咱白云山的事办好。”这是康至恭道长留下的最后一句遗言。(来源:《白云山道教音乐》)

相关音乐:道教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