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场
道场
道场是道教为亡者做的大型丧事斋醮科仪。从其程式来看,道场是打醮与丧事法事的结合。按其规模,道教历史上的道场有它天、五天、七天、四十九天,甚或更长时间的。白云山道教到民间所做道场已知的只有两种,一种是四昼三夜道场;一种是三昼两夜道场。
四昼三夜道场在出殡前三天起事。其程式如下:
做道场第一天下午,道士与孝子到坟地里招回夫妻二人中先亡者的“灵魂"。
(2) 熏坛
在道场第一天晚饭后进行。
(3) 起经
于道场第二天凌晨在经堂内进行。
(4) 出幡
在道场第二天起经结束后接着进行
(5》诵忏、转经、说奠
此仪在道场第二天出幡结束回到经堂后进行。其程式与丧事法事诵忏、转经、说奠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做道场转经从经堂到灵堂,不去村里转;丧事法事诵忏念《三官忏》,而做道场念《十王忏》。十王即十殿阎王·
一殿秦广王 二殿楚江王
二殿宋帝工 四殿五官王
五殿阎罗王 六殿卞城王
七殿泰山王 八殿都市王
九殿平等王 十殿轮转王
(6)禄时仪
此仪本是佛教科仪,白云山道士到民间办丧事做道场为与佛教竞争,学佛教作法,行此仪式,在道场第二天诵忏、转经、说奠之后进行行仪前在村中一平整场地放置桌凳(每两桌重叠放置),
每桌前站一名高功法师。行仪时,法器先奏《流水》。 。位高功在笙管音乐中行十方礼,礼毕站在板凳上。笙管音乐落,高功同念《三官忏》之《上元忏》的上半部分。一一在《真武赞》等十几首大赞中选唱一首。一.一一.在笙管音乐中,高功前往灵堂说奠一次。说奠毕,奏一段笙管音乐。一一一在笙管音乐中,高功返回禄时仪场地念《上元忏》的下半部分。一一选唱一首大赞。
在笙管音乐中,高功前往灵堂第二次说奠。如此反复,分六次将《上元忏》、《中元忏》、《下元忏》念完,说奠六次。之后,高功在笙管音乐中返回禄时仪场地唱《丧事意旨》。 念《救苦诰》。仪毕 (7)摆灯
在道场第二天夜晚进行。
(8) 小施食
于道场第二天夜晚摆灯之后在经堂进行。
(9) 上表
在道场第三天早晨进行
(10) 放赦
此仪在道场第三天中午进行。做道场放赦与打醮放赦相比,所唱经韵曲调、法器打击及笙管音乐演奏程式完全相同,不同之处有二:一是打醮放赦,赦书从山顶往山下放,而道场放赦,赦书骑马传送,故称“跑马赦"。放赦时,由两名儿童扮作神灵使者,一人背真武祖师印,一人背赦书,二人骑马在幡场周围跑两圈,之后骑马将赦书交给高功宣读;二是打醮官读醮坛赦书,道场则宣读斋坛赦书
(1 1)扬幡
在道场第三天下午放赦之后进行
(12) 摆灯、游莲、破地狱、过桥、沐浴、解结、绕灵、说奠这些小法事在道场第三天夜晚依次进行。
(13) 大施食
在道场第三天夜晚,(12)中所述各个小法事做完之后进行
(14) 散花
在道场第三天夜晚大施食之后进行
(15)见灵`说奠
在道场第三天夜晚散花之后进行:
(16)送孤魂
在道场第三天夜晚见灵、说奠之后进行。
(17) }还贯
在道场第三天夜晚送孤魂之后进行。
(18)起棺、送灵、辞灵
在道场第四天早晨出殡时进行。
上述仪式做完,做道场即告结束。三昼两夜道场不放赦、不出幡、不上表,诵忏不诵《十工忏》,而诵《三元忏》,其规模显然比四昼三夜道场小。
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