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殿·老子八十一化图说 为白云山建筑群中最古老的建筑,据资料记载,在宋代始建。殿内供奉是道教传说中地位最高的三位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故称三清殿。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即老子。民间传说老子在母腹中孕育了81 年,降生就是个白须老翁。殿内壁画绘制于明代,分布在四面墙体上,有大小匀称84 幅,四幅残损。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三清修道执事,在当地也有的称为老子八十一化或八十四化图说。 三清殿正殿(北壁)东、西两侧各绘有10 幅画,每幅尺寸纵约56厘米,横约63厘米。东、西两壁各绘有31幅图,每幅尺寸纵约70厘米,横约58厘米。每幅画上均留有题记的位置和书写管龛人姓氏的位置,但字迹内容现已无存。(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壁画》)
老君在夏禹时,降于商山,号真形子,教以勤俭之道,授《九畴书》。又命宛委山之神玄夷使者,授以玉书、灵宝五符、治水真文。初,禹治水,随山浚川,老君遣云华夫人往,阴助之。时,禹驻巫山之下,大风卒至岩谷,振臂损力,不可制。忽遇云华夫人,禹拜之。夫人即敕侍女,传禹策召鬼神之书。因命其神:一、狂章,二、虞余,三、黄麾,四、大翳,五、庚辰,六、童律,七、巨灵等神助禹,斩石疏波,决塞导扼,与民除害。凡人力不能制者,皆彼为之,如戮防风于会稽、剿淮涡之神无支祗于龟山,皆其力也。禹后入阳明洞天,为紫庭真人,藏真文于包山之墟。(来源:《老子化胡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