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授道像

三清殿·老子八十一化图说 为白云山建筑群中最古老的建筑,据资料记载,在宋代始建。殿内供奉是道教传说中地位最高的三位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故称三清殿。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即老子。民间传说老子在母腹中孕育了81 年,降生就是个白须老翁。殿内壁画绘制于明代,分布在四面墙体上,有大小匀称84 幅,四幅残损。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三清修道执事,在当地也有的称为老子八十一化或八十四化图说。 三清殿正殿(北壁)东、西两侧各绘有10 幅画,每幅尺寸纵约56厘米,横约63厘米。东、西两壁各绘有31幅图,每幅尺寸纵约70厘米,横约58厘米。每幅画上均留有题记的位置和书写管龛人姓氏的位置,但字迹内容现已无存。(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壁画》)

查看原图

授道像

汉武帝好道慕仙,遍祀山川灵祠,冀有所遇。感老君,命西王母与上元夫人降于宫中。察其精诚,随机而开诲之曰:“子虽好道,而不知其因。夫欲修道,先营其炁。《太真仙经》所谓‘行益易之道’,盖益者,益精;易者,易形也。能益能易,名上仙籍。不益不易,不离死厄。行益易者,谓常思灵宝。灵者,神也;宝者,精也。子但爱精固炁,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神,神化为液,液化为髓。行之不倦,神炁充益。为之一年,益炁;二年,益血;三年,益精;四年,益脉;五年,易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形易则变化成道矣。”上元夫人曰:“汝好道,召灵祷河,亦为勤矣。而不能获,实有由也。汝胎性暴、胎性淫、胎性奢、胎性酷、胎性贼。五者截身之刀锯,刳命之斧斤也。(来源:《老子化胡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