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殿·老子八十一化图说 为白云山建筑群中最古老的建筑,据资料记载,在宋代始建。殿内供奉是道教传说中地位最高的三位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故称三清殿。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即老子。民间传说老子在母腹中孕育了81 年,降生就是个白须老翁。殿内壁画绘制于明代,分布在四面墙体上,有大小匀称84 幅,四幅残损。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三清修道执事,在当地也有的称为老子八十一化或八十四化图说。 三清殿正殿(北壁)东、西两侧各绘有10 幅画,每幅尺寸纵约56厘米,横约63厘米。东、西两壁各绘有31幅图,每幅尺寸纵约70厘米,横约58厘米。每幅画上均留有题记的位置和书写管龛人姓氏的位置,但字迹内容现已无存。(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壁画》)
老君乃无生之至精,兆形之至灵也。于太空之中,结炁凝真。强为之容:体大无边,相好众备。上无所攀,下无所蹑。或在云华之上,身如金色,面放五光,自然化出神王力士、青龙白兽、狮子麒麟,列于前后;或作千叶莲花,光明如日,头建七曜之冠,身披九色离罗之帔,顶负圆光,手捧五明,巍巍胜相,难可形容。然上善之士,澄心尽虑,注想真容,则随机感格,祈无不应。故能周遍三界,救度无穷。且大道处于无形,则非凡所见,无非信念感通,通则非在一端。或示妙体仙姿,爰及肉身,随感精粗,应已则隐。洞有洞无,遍及一切。或现法身,七十二相,八十一好,具足微妙,三界特尊。或显真身犹如虚空,圆满清静,不生不灭。若于此相未能明审,须凭图像,系录其心,写此真形,铸以紫金泥木铜彩,称力所为。殿堂帐座,幡花灯烛,随心供养,功德共等。若能洞观非身之身,非相之相,则图像真形,理亦无二。是以敬相随心,应感灵通,获诸福报,端在诚心。果能念念增进,自然成道。所谓“人能念道,道亦念人”,此之谓也。(来源:《老子化胡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