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元年(1621)立石,吴宗仪书。位于藏经阁前廊东侧。 砂岩质,圆首方座。身首高180厘米,宽70厘米,厚10厘米;座高38厘米,宽47厘米,长78厘米。行草12行,保存完好。(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碑刻》)
题白云山瑞芝阁十六韵有引 瑞芝阁者,玉风真人藏经阁也。真人不知何许人,自万历乙巳浪迹白云山中,普济众生、显诸灵异,其识地卜筑也。不假力于檀越,罔量材于梓宫。飞涛漂木,若有神助。紫宫绀宇,岿然峙焉,寻乞灵于夏阳薛柱史,从臾鼎州张大司徒,疏请藏经,祷帑金建藏经阁。既得请,旋尸解去。而信土刘节、刘孔秀雅好修真,敬事真人惟谨,遂首事倡仪,以董厥成。兴工于己未夏,告竣于庚申秋。九月九日,州牧卢君,适登临兹阁,忽见西南梁灵芝挺生,光焰陆离。诧为奇观。其真人之色相耶,抑仙吏之风气耶?地以人灵,物以人瑞,气揖相感,时数皆然,故记之曰瑞芝,漫赋以志不朽。 英英白云隈,绮岖通鸟道,淼漫环波涛,佳芦有蓬鸟。 谒来浮丘上,恍惚堕空杳,煮石炼刀圭,避谷啖火枣。 栖迟洞壑幽,堂构连云表,土木非人工,栋宇总天巧。 请经出西台,帑金飞玉藻。白日遗空筌,青城竟洪造。 绮阁凌霜标,羡门秘鸿宝,令史溯高飙,长汉扶桑晓。 况当重阳时,倍觉秋色好,渊明兴偏赊,相将拾瑶草。 灵芝产雕梁,煌煌映西颢,一茎丽三花,观者胥绝倒。 问气此最祥,仙风岂茫渺,何日脱尘缘,相从问绮皓。 天启元年季春既望漫书于白云山囗义兴吴宗仪(印)。 领经道人张贞义(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