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登山导游碑记

1986年7月2日立石,陈继春撰,陈宝生书,韩国庆刻。位于神路登道石牌楼北侧。 砂石质,龙首方形方座。首高70厘米,宽80厘米,厚16厘米;身高151厘米,宽78厘米,厚16厘米;座高35厘米,宽79厘米,厚52厘米。正文隶书18行,行46字。首浮雕二龙戏珠,边饰万字花卉,背书“黄河玉带”四字。保存完好。 碑文记叙白云山历史,赞美白云山胜景。(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碑刻》)

查看原图

登山导游碑记

登山导游碑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白云山无仙,亦不以雄奇秀丽胜,而名弛海内载于中国名胜词典者,或以为神功显赫所致也。神之为何?北极玄天大帝无量真武祖师也。至明万历年间建庙,迄今近四百年矣。四百年间四方之信士徒跣驾乘,膜拜虔诚,岂无亿万之数哉?亿万信士,则士农工商,贤愚贵贱皆有类矣,何以俱崇拜偶像而易代不衰?是则神果灵验乎?抑或人实愚昧夫?余以为皆非也。神之者何?盖人之精神寄托也。天下无神,人不可以无信仰;社会进化,民不可以无操持。古今中外,宗教有别,而神道究属如何哉,究其本,亦不过善善而恶恶也。善善而恶恶,原存乎人心,曷依神之有无哉?祀神而不知神道之所依,或以贪鄙险诈之心冀神垂青,岂可得佑乎? 虽然,白云山不可不来也,何则?山虽不高,然四方之丘峦,俯首朝拱,浑厚敦实,如哲如仁;龙曲虎踞,起伏绵亘;景虽不奇,则大河东流,宛若黄龙,浩浩荡荡,无始无终。夏秋之季于晨暮向东南凭眺,但见四围着黛,草木葱茏,青风填壑,云雾浮空。冬春之交,或则白雪连天,玉龙匝地,一片银洁世界;或则朔风狂骤,烟尘滚滚,却似万马奔腾。且夫朝霞夕晖,各呈其妙;星月明灭,俱属有情。加之古庙辉煌,松柏挺翠,建筑雄秀,山势壮美,暮鼓朝钟,余音在耳。览斯景也,可以陶冶情性,参造化之玄机,摄取天地正气而成于事,著乎文;览斯景也,可以清心明目,荡涤贪鄙之念而知趋舍识归程。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白云山水岂无人乐乎?地灵则人杰,斯将有所待;勉哉县内之乡亲暨四方之游客也。 余不敏,敢献蒭荛,勒于登山导游碑。非文章有格,亦不过忝遇机缘也。“黄钟毁弃,瓦缶雷鸣”,岂斯之谓吁?信哉斯言也。 陈继春撰 陈宝生书 韩国庆刻把 白云山文物宗教管理处 公元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日立(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