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创修白云山正殿庙石供桌碑序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立石,马云骥撰,张庄书。位于白云山正殿前鼓楼东廊下。 大理石质,首佚,仰覆莲须弥方座。碑身高158.5厘米,宽69.5厘米,厚11.5厘米;座长73.5厘米,宽51.5厘米,高39.5厘米。碑两面边刻几何纹、变形龙纹、缠枝花鸟纹、瓶花纹等。楷书。碑阳正文20行,行51字。碑阴为“各村施洋姓名”。剥蚀较轻。 碑文记叙每届古历四月初旬,汉、蒙香客纷至而沓来,中外货物飙至而云集,洵属盛会巨观焉。(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碑刻》)

查看原图

创修白云山正殿庙石供桌碑序

创建白云山正殿庙石供桌碑序 草味时代,民智未开,先哲故作彰善瘅恶、因果报应之神道故事,隐使人人束身向善,不敢为匪作恶。盖寓教化于神道,一则补助政治之所不及,一则启发崇拜英雄侠义之信念,其用心亦良苦矣。科学与神权,原弗克相提而并论。科学昌明发达之期,即神权宣告结束之日。际兹声光电化,争奇斗巧之科学世界,原不作迷信观,盖有二义在焉。一以阐发名山胜迹之特点,俾后考古者有所依据;一以记述董其事者,不殚烦劳之精神,籍表其功绩而励来兹。夫白云山真武玄天上帝庙, 创建何时,无由稽考,而其庇佑苍生者,脍炙人口。勿庸赘叙,村妪咸知。是山东临黄河,北连大山,庙貌栉比,楼阁参天,古迹胜景不一而足。每届古历四月初旬,汉、蒙香客纷至而沓来,中外货物飚至而云集,洵属盛会巨观焉。至其规模之宏大,形势之雄壮,夫岂甲于陕北,即黄河流域除晋北五台外,殆莫与之京焉。足供游览而玩赏风景,可资避暑以消遣岁月,无惑乎?遐尔闻名,千里参拜者络绎相属也。头会会首马九叙、郭旺奎等不辞劳苦,时嗣补葺。今更创建真武殿石质供桌一具,表面雕刻花卉翎毛,极其雅丽;内分三间,尤便应用,较诸当日木质者,非特优美壮观,亦且适用而耐久。虽非巨大建筑,抑亦兹山空前未有之创造品耶。又在二殿门外,新建石狮一对,分镇左右,兼以油画中门,丹垩墙壁,合计需用颇多,而四方概然捐者,亦复不少。历时数月,共成斯举,不有传记,何伸记念。是以下不惜重费在远隔山西晋临汉高山购运青石碑料一块,光泽射目,坚硬耐久,盖为勒石记事,以示永垂不朽之意耳。余故不善为文,尤不善为是等文,然而董其事者一再邀请,辞不获命,聊泐数行,以志梗概云。 绥德乌云骥薰沐谨撰 佳县张庄薰沐敬书 山主牛天禄 本山道长张明魁 道人屈元恩、魏元生、崔元泉、曹明珠、曹明理、曹明堂、曹明前、曹明节、张明贵、张明成、康明德、张明孝、高至田、高至祥、郭至高、康至功、马至法、张至祺、曹至朗 石匠马明阁、曹存现,丹青高士彦 中华民国三十八暑月吉日立(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