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重建文昌楼碑记

民国四年(1915年)立石,魏越撰,闫宝贤书。位于白云山三官殿西廊下。 砂岩质,龙首方座,身首高274厘米(首高80厘米),宽80厘米,厚14厘米;座长80厘米,宽66厘米,高33厘米。碑阳额篆“碑记”。正文楷书19行,行48字,剥蚀稍重,部分字迹模糊。背额“流芳百世”,下为捐资人姓名及款项。剥蚀较轻。 碑文记叙民国元年禄火烧毁文昌楼,山中道士三日大哭及重建文昌楼事宜。(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碑刻》)

查看原图

重建文昌楼碑记

重建文昌楼碑记 楼起于白云山之巅,背葭城而耸峙,遥与凌云塔相映。创建年月,荒远难稽,姑就所知以为之。据自前清光绪十四年,经本山前道正司赵教盛与本郡各士绅及绥郡各会首协力重修,极其壮丽,观厥遗碑,言之其详。其文撰自伊臣高公,盖吾乡先达也。今读其文,如见其人,不禁长太息,于人往风微之至,于此极也。夫斯楼之重新,距今垂三十年矣。尔将索费经营以为前人之功,后人继之,孰知后人又继后人哉?乃以文昌帝君所凭依,特建巍然高大之楼阁,不*回禄火于民国元年,上无藏书竟等祖龙之播籍,下有独木难支大厦之将倾,庙前老柏半面偏枯,山中道士三日大哭。今道正司张永祯,羽化赵公之徒也,因痛其师之功德废于一炬,且文化攸关,非他祠庙可比,誓将了此心愿。嗣而葺之,俾得焕然一新,可告无罪于上下神祗焉。爰及绥米头会会首人等,就近募缘,积有成数,与经手常住历年积存布施三十五金,暨绥会首刘盛荣慨施钱七十串,当即大兴土木。楼成请记,因濡笔而志其巅末云。峕在中华民国四年四月。 本省师范毕业历任河套安抚使财政科员县财政监理议会议员孔道会长公署科长现充乙种实业学校教员魏越撰 前清康生中学肆业历任河套安抚使财政科员县财政监理议会议长教育会长公署科员现充乙种实业学校校长闫宝贵书 前清敕授登士佑郎本山道正司兼道教分会会长张永祯 募化逼人李元兴、曹明兴 山主牛维恭 阴阳典术曹锡智 本山道众马永智、崔永吉、申元亨、张元行、张元敬、高元成、魏元生、屈元恩、李明月、曹明堂、张明奎、乔致博、马致起、高礼贵(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