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重修三清殿碑记

宣统二年(1910年)七月立石,高承诰撰,高瑸书。位于三清殿右侧廊下。 砂岩质,方形方座。身高163厘米,宽68厘米,厚12厘米;座高32厘米,宽48厘米,长78厘米。楷书14行,行45字。首篆书“永垂不朽”四字,边饰连续回纹。剥蚀较轻。 碑文记叙道教历史及三清殿创建于前明各庙未建之前。光绪乙丑榆林会首兴工补葺三清殿东西配殿、山门及钟鼓二楼等事宜。(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碑刻》)

查看原图

重修三清殿碑记

重修三清殿碑记 住持道正司赵教盛 主土阴阳典术曹锡智 神道设教,由来久矣。按历史考之,李老君者,周时楚之豪州人也。始而为儒,清高;继为彭泽令,清廉;后弃儒就道,清静。得神仙之术,注(著)《道德经》。后人以讹传讹,遂相传为老子一气化三清云。前此之三清,堪以为鉴。若云一气化三清,予实不敢妄谈也。故道曰感应,儒曰忠恕,同是一心,心心相应,无非化人为善之意也。又曰:立德、立言、立功;吾儒亦曰:戒之在色、在斗、在得,言虽殊而其理则一,况吾先师尚且问礼于老子。想亦当时之贤人君子,有功于世道人心者也。后人崇而奉之,立庙祀之,不亦宜乎?考之残碣,此庙创建于前明各庙未建之先,其间之次第补葺者,知不乏人,而代远年湮,不无风雨飘摇之虑。光绪己丑,榆林会首杜公嘉种、王公智,兴工补葺三清殿、东西配殿、山门暨正殿、钟鼓二楼,一时土木大作,数月之间工程告竣,问记于予。予忆其善事之不可湮没,勒诸贞珉,以志不朽云尔。 候选训导高承诰薰沐谨撰 府学庠生高瑸沐手敬书 山主 牛维恭 宣统二年岁次庚戌桐月谷旦立(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