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重修关圣帝君庙碑记

咸丰十一年(1861)四月立石,张叶昌撰,刘真书,邓贵元刻。位于关帝庙右侧。 砂岩质,圆首方座。首高37厘米,宽37厘米,厚11厘米身高143厘米,宽73厘米,厚11厘米;座高36厘米,宽46 厘米,长80厘米。楷书23行,行58字。首额竖题“流芳百世”四字,两侧减地浮雕二龙,边刻“寿”字、花草纹等。剥蚀较轻。 碑文记叙咸丰初年守山之士四方化缘重修关帝庙及历代敕封关帝君事宜。文中出现“李茂才嗣泌、刘茂才大伸、曹茂才泽蒲等议立碑林”。 注:“茂才”:即秀才,为避东汉光武帝刘秀讳而改秀为茂。(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碑刻》)

查看原图

重修关圣帝君庙碑记

重修关圣帝君庙碑记 佛祠徧天下,而贤圣之扶纲常、配道义,有利于民生日用,而庙享千古、血食万方者,非帝君无与佛敌,然则帝君亦佛矣哉!考后汉景耀元年,追封帝为侯;宋徽宗崇宁元年,加封公;大观二年,晋封王;至前明万历四十二年十月,乃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奉九旒珍珠冠一、玉带一、四蟠龙袍一。祝曰:永安帝位,不在将班。而白云山之土木,亦自万历年始,想其时当必有所感而起也。桷刻楹丹,金相玉琢,在帝必不以是为荣, 而人之享祀不忒者,则以此为少尽心焉。顾由神宗而来,三百有余岁,其间废修坠举,岂无伟人。第昌于佛地,不轻履足,所以考核未精,罔敢乱言。惟闻咸丰初年,山间殿宇颓然老矣。守山之士分承其乏,以速成为最。而道者教德得分帝君庙工,托钵远方,亦不知劝几许人、募几许财,而工卒未就,以是知胜任者之难其人也。越数年,道正司教盛暨友本国、合凝等不忍废弃,而复子道家应支费中再三樽节,工于是乎竣。然又恐湮没人善,谓榆、绥、兴、怀等处德前皆履其地而竭诚捐输,谅不乏人,是安可以不记?乃于(与)李茂才嗣泌、刘茂才大伸、曹茂才泽蒲等议立碑林,而问记于昌。昌窃谓柱下之徒奉无为为教,而今乃于大有为之圣而宗祀之,是亦帝君之化所默为感孚也欤。况近日东南抢攘,而帝之所以庇荫我士民者,大抵飞鸾行世,以言教人,菩提心肠,现出大光明世界。后之人苟入庙而问其事,则当应之曰:此亦无量佛也。谨记。 因前教德承工布施缘薄俱未存留,不能逐一记载,伏乞四方信士原谅是幸。 乙酉拔贡甲午举人借补白河县训导军功加一级记录四次张叶昌薰沐谨撰 郡庠廪生刘真薰沐谨书 经理道人:赵教盛、高本国、张合凝 稷山县邓贵元刻石 大清咸丰十一年岁次辛酉梅月谷旦立(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