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十一年(1831)立石,刘明鏗书,张永撰。位于真武殿东廊下。 砂岩质,螭首龟座,首高86厘米,宽80厘米,厚17厘米;身高212厘米,宽77厘米,厚15厘米;座高30厘米,宽77厘米。楷书16行,行51字。首为镂空浮雕二龙戏珠,边刻卷草纹。剥蚀较轻。 碑文记叙正殿、头天门等塌毁,本山道众经乙酉五月至庚寅四月,历经五年,将正殿等维修完毕。碑阴为弟子姓名,但出现80余处“公社”,如“王家峁公社”、“薛家梁公社”;还出现10余家商店字号,如“三合荣”、“长盛荣”、“山陕店”等。(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碑刻》)
重修白云山正殿碑记 白云山之创建由来已久,自前明以迄今,兹非不时为厘举。但庙宇极多,补葺甚艰,此方新之,彼又颓然。适嘉庆七八年间,正殿一院以及朝圣、头天诸门,塌毁更甚。道正司刘来旬有志整理,募化多方,历二十余年只烧琉璃脊兽一堂。至道光四年,未得动工而竞奄然以逝。嗣后,高复伸又欲踵其事以成之。第工程浩大,独立难支,爰顾高本国、曹合阜二羽士而谓之曰:修理庙宇,吾辈之责也。但吾年渐迈,恐不克终其事,尔二人当竭力经营,吾亦从中辅助之。又请会首张硕甫、曹绍等共襄其事,或则募缘于外,或则鸠工于内。于是作于乙酉之五月,成于庚寅之四月。经历数年,露者盖之,芜者除之,金碧之无色者悉图绘之。琳宫绀宇,焕然改观;绮节雕梁,赫矣维新。乃叹天下事无难易,得人则理。兹役也,固道众与会长之力,而亦何莫非四方仁人君子种福积德之所致也。是当详志其巅末,以为后之乐襄盛事者劝。 特授葭州正堂加五级记录十次刘允圻 特授葭州儒学学正加五级都文熺 署葭州营部厅加三级记录二次郭有成 特授葭州右堂加二级记录二次汤景涛 甘泉县儒学训导郡人张永敬撰 庠廪生郡人刘明鑑敬书 山主牛步云 本山道众(道正司)乔本法、李本旺、牛合有、马复如、高本长、高启骞、韩合时、高本乐、秦合官、张复礼、高本安、张合凝、高复继、王本岗、马教兴 经理道人高本国、曹合阜 道光十一年岁次辛卯佳月吉日立(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