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六年(1801)七月立石,张囗撰,杜如牧书。位于真武殿前钟楼下西侧。 砂岩质,方形方座。身高192厘米,宽77厘米,厚15厘米;座高33厘米,宽44厘米,长77厘米。楷书13行,行51字。额横题篆书“皇帝万岁”四字,边刻花卉,水波纹。剥蚀较重。 碑文记叙仙人井名之由来。仙人井后被泥沙所塞,州阴阳典术杜宗文督工掘沙复泉涌及重修石洞事宜。(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碑刻》)
重修白云山仙人井记 井号仙人,志异也。何异乎尔?余尝考《葭州志》:白云山旧无井泉,杨继白于康熙十一年来游,经山之南一指顾间,顿令清泉涌出,遂凿石糟以为池,时呼其水曰仙人井。说者谓玉风真人所留遗,谬已。杨继白者,晋人也,一号全真,颇有仙气。州守闵三元见而敬之,井成之后,邈然不知所之。第历年已久,其井为泥涂所塞,迹亦几于泯灭。己未夏五月,州阴阳典术杜子讳宗文者,以修墓各处庙宇游行至此,喟然叹曰:此仙人井故址也,曷可令其终于没没乎?于是默为祷祝,谓:仙人有灵,假手于弟子,使泉水复出,幸甚!祷毕,即日督工,掘去泥涂数十斗,而泉复涌出。又恐其久而易塞也,覆以石洞,使泥涂不得更侵。呜呼!此果仙人之灵乎,亦杜子宗文之精诚所感与其功德所致乎?尤有可异者,泉水与石糟相际, 多取之不见少,即寡取亦未尝溢出, 而且能医百病,故郡人士争相祈请,凡所医之病无不立效,其神奇又如此。因祀仙人于石洞之上,俾得所凭依灵者愈灵焉。余以为仙人之灵固不可掩也,杜子宗文之功德亦岂可忘哉?是为记。 恩贡生孝廉方正乡饮大宾宗正乡书院张珦敬撰 功德主阴阳典术杜宗文 后学儒学生员杜如牧敬书并篆额 主土阴阳典术杜如甫 武举谢宗祥 生员刘兆儒、高家骏 经理道人贺来锦徒张復禄、马復玉 嘉庆六年岁次辛酉桐月吉日立(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