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重修七圣楼碑记

乾隆十八年(1753)四月立石,刘以澄撰,马东图书。位于真人洞外右侧。 砂岩质,圆首方座。身首高214厘米,宽88厘米,厚15厘米;座高39厘米,宽52厘米,长100厘米。楷书25行,行60字。两面刻字。碑首正中刻“碑记”二字,两侧各刻一飞鸟。边饰折枝花卉纹。剥蚀较重。 碑文记叙七圣历史及重修七圣楼事宜。(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碑刻》)

查看原图

重修七圣楼碑记

重修七圣楼碑记 闻之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夫神也者天也,天之所为人莫知之,而原其理数,豈有异于人事哉。甞考周礼设官(以下约十字缺)止于三百六十焉,盖极之至纤至悉,皆有专司,此所行庶绩咸熙而万物各得其所也,何独至于神而不然乎。夫天亦(下缺)无一物, 而非天之所为即无一物,而非神之所为,而谓天只一天,神即一神乎?即如 城惶、太保、福神、禄神、财神、山神、土地所谓七圣者,虽杳冥而不可知,然观人事之禨祥祸福忧(下缺)顺逆常□千态万状,不可纪极,于此而谓非天焉不可,谓非神焉不可。然则冥冥之中司人物之命、分造化之权者、福不(下缺)七圣其著焉者也,夫有是神则神必有所聚而楼斯建焉、像斯作焉,是故白云山之七圣楼,自万历年创始也。其时(下缺)总镇张公寔赞成之,于今百余年矣。盖借白云山之清净成为昭格之所。而凡四方祈祷而至辟□而祝者咸得望(下缺)之所棲也神之所棲必楼安而神乃安,神安而人乃安。祥风和气乃蒸蒸而至凡吾侪之居斯土者其以生以息(下缺)七圣者默相其间,而谓前人所建,后之人可任其或废乎哉?第岁久将吧。本山之羽流寡弱而不足恃、修葺之功又浩繁(下缺)恨。辛未孟春羽士李阳宪、苗来馦、李来佺慨然以修葺为任,不越年而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因而复赫奕,其轮其因而(下缺)耀目,因而复俾金碧之焕彩。 七圣楼在今日不与鼎建时同其盛哉,道士之力欤?十方善姓之功德而已,谨将输财姓氏刊刻于后,是为记。 乾隆十八年岁次美国孟夏谷旦 候铨教谕刘以澄薰沐撰 郡 庠生马东图沐手书 奉直大夫知葭州事 祖德宏 文林郎原任葭州学正杨仲 登仕郎原任葭州吏目朱廷献 将士郎葭州吏目曲全仁 山主廪生牛元弼,牛元明等 功德主马光寅等 募缘道人李阳宪,苗来馦、李来佺(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