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七年(1708)四月立石,刘若宽撰,高瑸书。位于七真祠前廊右侧。 砂岩质,圆首方座,身首高176厘米,宽71厘米,厚12厘米;座高30厘米,宽49厘米,长90厘米。楷书24行,行50字。首额竖题“金妆碑记”四字,边刻水波纹,剥蚀较轻。 碑文记叙正殿年久失修,羽士刘太兴持钵遍乞募缘,终使正殿修复。(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碑刻》)
金妆正殿募缘碑记 葭郡白云山,肇基真人,继踵累朝。煌煌玉虚之宫,穆穆群仙之府。不图岁月浸深,奂轮非故。土崩瓦解,珠宫遂尔式微;风飒尘栖,丹画于焉湮没。仙灵俯而慨叹,父老过而嗟咨。山中相议,大为荒度。羽士张太成欲返其旧观,愿颇殷于改卜。予谓:檐阿虽异而金碧不光,岂云备美。羽士刘太兴起而任之,持钵遍乞,殚精力而为之翊护,爰次第而并效檀波,宝箓辉煌焕然以复振,丹青烂漫丽然以聿新。盖云山为一州之镇,而崇构亦万姓之瞻。既丹既雘,金为简而玉为书;美轮美奂,春方华而旭方旦,诚朝野之攸赖,而人天所依归也。嘉乃丕绩,敬勒丰碑。 康熙岁次戊子孟夏吉旦立 奉直大夫知葭州事三韩尚崇年 候诠训导刘若宽撰 郡庠廪生高玙书 儒学学正李耀渭 吏目魏铨 募缘道人刘太兴,本山道士张太成、苗清旺、王清利、刘清平、牛清福、刘清和、李清睿、张清吉、孔清和,山主牛炳兴,阴阳刘冲斗(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