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六年(1687)二月立石,刘珏撰。位于真武殿前钟楼下北侧。 砂岩质,圆首方座。首高24厘米,宽60厘米,厚14厘米;身高110厘米,宽60厘米,厚14厘米;座高28厘米,宽35厘米,长70厘米。楷书时。首额横题“朝山碑记”四字, 周边线刻水波纹。剥蚀较轻。 碑文记叙葭州、神木、府谷三县善士每年正月会于白云山朝山事宜。(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碑刻》)
葭州神木府谷善士朝山碑记 葭神三郡邑之善士,每年正月会朝白云山,丐言于余而碑之。夫碑欲以传不朽也。余以为,善之坚更坚于金石,盖金石有时而磨灭,善无时不著,如我祖师磨铁作针、五龙显圣,至今传不朽者,岂资托于金石耶?郁离子言:郑有鄙人,始学为盖;三年大旱,弃学为秸槔,□□三年大雨遂而为盖;又三年盗起,弃而学兵,年老矣!乃知用志不专,学讫无成。吾愿诸善士宜效祖师之所以传不朽,毋为郑人之贻笑于人。然则,碑可无记也?触物生感,常人之情,有碑,一以述已往,一以动将来,或亦为善之一证也,乌可以不记? 芦川山人刘珏撰 康熙岁次丁卯仲春吉旦立 (以下人名略)(来源:《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碑刻》)